礼仪之星评选标准通常涵盖仪表仪态、行为规范、社交礼仪等多个维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仪表仪态标准
着装规范 - 穿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特征(如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队干部佩戴标志);
- 常规场合按要求穿校服,搭配协调。
个人卫生
- 勤剪指甲、洗澡,保持面部清洁;
- 校内外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仪容仪表
- 头发整齐,面容清洁,无异味;
- 红领巾、队标志佩戴规范。
二、行为规范标准
日常行为
- 课间活动文明有序,不追逐打闹、攀爬高处;
- 进出教室主动报告、轻声慢步。
课堂纪律
- 上课铃响后安静入座,专注听讲;
-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遵守发言规范。
公共礼仪
- 升国旗时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唱国歌声音洪亮;
- 在校内外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再见”)。
三、社交礼仪标准
尊师重道
- 遇见老师主动敬礼、问好,虚心接受批评;
- 进办公室先报告、后进入,不随意翻动物品。
团结友爱
- 与同学互助互爱,不欺侮弱小;
- 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诚信友善
- 诚实守信,答应他人事尽力完成;
- 拾金不昧,未经同意不拿他人物品。
四、其他要求
环境维护: 主动保持教室、校园整洁,爱护公共财物; 习惯养成
评选通常通过班级推荐、民主投票、综合考察等环节进行,旨在通过树立榜样,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