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美称丰富多样,既有因形状得名,也有因传说或文化意象衍生而来。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整理:
一、因月相变化得名
玉轮:
满月时圆如车轮,宋代陆炳《水龙吟》中“素娥醒来,玉轮稳驶”;
冰轮:
形容满月皎洁如冰盘,唐代陆游《八月十六日玩月》称“团团冰镜吐清光”;
玉钩:
初月或弦月时形似钩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以“玉钩”喻月牙;
银钩:
与玉钩同义,多见于诗词中。
二、与神话传说相关
玉兔:
源自嫦娥奔月传说,象征纯洁与美好;
素娥:
即月亮本身,出自《幼学琼林》;
广寒宫:
传说中月宫的名称,常与嫦娥、玉兔等意象结合使用;
桂魄:
与吴刚伐桂传说相关,如苏轼《水调歌头》中“桂魄飞来光射处”。
三、诗意化表达
冰镜:
形容月光清冷皎洁,如宋代孔钟平《八月十六日玩月》;
金波: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以“玉盘珍羞直万钱,转朱阁,低绮户。天外飞仙镜,云间谪仙侣”中的“金波”喻月光;
团扇:
初月时形似团扇,李白《清平调》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意象。
四、其他雅称
玉蟾:满月时象征圆满,如方干《中秋月》;
蟾蜍:与玉兔相对,见于贾岛《闽国扬帆去》;
夜光:屈原《离骚》中“夜光何德,死则又育”的代称。
这些美称不仅丰富了文学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