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作者
:温庭筠
内容 ```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 译文
```
南湖上微风入槛习习生凉,随风飘动的菱荇叶子遍满池塘。野船紧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水鸟带着波光在夕阳下飞翔。风吹芦叶飒飒作响疑是天在下雨;浪花无边无际很像洞庭风光。整天看着篷船飘荡在湖上,我这东归客不禁想起太湖边的故乡。
```
分析:
温庭筠的这首《南湖》是一首典型的山水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等句,描绘了南湖的宁静与美丽,而“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则进一步通过动态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两句“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七律过南湖公园》 作者
:佚名
内容 ``` 时序湖边晴日新,丹灵高照暖如春。 鸟鸣枝杪依残绿,鹤舞楼前报好晨。 月照横塘波似雪,水流古渡浪如银。 满城竞秀黄金叶,好剩流光荡俗尘。 ``` 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湖公园在晴日下的美景,通过“鸟鸣枝杪依残绿,鹤舞楼前报好晨”等句,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月照横塘波似雪,水流古渡浪如银”则通过比喻,将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雪,将流水比作银,形象地描绘了南湖的宁静与美丽。最后一句“满城竞秀黄金叶,好剩流光荡俗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南湖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俗尘世的超脱。
《观书有感2首·其1》 作者
:朱熹
内容 ``` 半亩方塘1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译文
```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1面镜子1样打开,清亮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烁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亮呢?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
分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通过描写半亩方塘的清澈,表达了读书和学习需要不断吸收新知识的道理。朱熹以方塘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读书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和活跃。
这些诗歌都以南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南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温庭筠的诗侧重于描绘南湖的自然风光和思乡之情,而朱熹的诗则通过方塘的比喻,表达了读书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