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思想 该成语表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分享某种情感或体验的意境。常被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或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期许。
字面解析
“千里”: 指极远的距离,常借指空间上的分隔; “与”
“共”:表示“一起、共同”。
二、出处与引申
文学出处:该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里通过“共婵娟”(共同欣赏明月)的意象,将空间距离拉近,表达对亲情的美好祝愿。
三、用法示例
表达思念 “每当中秋佳节,我都会通过视频与远方的家人千里与共,共赏明月。”
传递祝福
“愿我们的友谊如松柏常青,无论相隔千里,始终与共。”
四、结构特点
对仗工整:
在苏轼的词中,“人”对“月”,“悲欢离合”对“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对“千里共婵娟”,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对称美。
综上,“千里与共”通过空间与情感的交融,成为传递思念与祝福的经典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