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意境类
《小石潭记》 - 韩愈 -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特色:以细腻笔触描绘山水交融的静谧美感,被《宋景文公笔记》评为“唐人山水之文,惟此为最”。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卧翁亭,醉卧沙场,其乐何极!
- 特色:通过“环滁皆山”的全景式描写,展现山水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二、自然景观类
《三峡》 - 郦道元 -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特色:以磅礴气势描绘长江三峡的雄伟景观,被《文选》列为“山水之文,甲天下”。
《放鹤亭记》 - 苏轼 - 原文:
东山之麓,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曰放鹤亭。时维秋冬,风露清冷,亭有双鹤,常栖其上。予尝与客饮于亭,客有吹笛者,声调愈清,似与鹤鸣相应。
- 特色: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通过鹤的意象表达隐士情怀。
三、边塞风光类
《江雪》 - 柳宗元 -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特色:以简洁语言勾勒出北国雪景的孤寂与壮美,被《全唐诗》收录为“山水诗之祖”。
四、四季变化类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原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至若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特色:通过四季对比,展现岳阳楼所见的宏大景观与人文哲思。
以上作品虽为经典,但相对篇幅较短,可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阅读。初中生可优先从《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篇入手,感受文言文写景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