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报道,用毛巾闷死83岁老人的保姆被抓捕时称“不是第一次作案”,其作案动机主要与财务犯罪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要作案动机:财务犯罪
经济利益驱动
多数猜测认为保姆的犯罪行为源于经济利益,包括预谋通过老人死亡获取全月工资、索要红包或转卖遗体等。例如,有推测称保姆在老人死后索要几千元红包冲喜,或利用工作机会转卖遗体牟利。
行业制度漏洞
家政服务行业存在“按天收费”机制,部分保姆为尽快结清费用或获取更高报酬,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这种制度缺陷被指成为“毒保姆”出现的催化剂。
二、案件细节与疑点
作案手法与镇定表现
保姆在行凶后仍能镇定指挥家属处理后事,甚至讨要红包,显示出其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预谋性。监控显示,保姆用毛巾捂住老人面部后坐在胸口,期间老人挣扎但未获有效制止。
是否为惯犯
溧阳警方通报显示,涉案保姆此前可能涉及类似案件,但具体细节尚未完全披露。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调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三、社会反思
此类案件暴露出家政服务行业的监管缺失和用人机制问题。建议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合同条款,建立背景调查机制,从源头上防范类似悲剧发生。同时,需关注犯罪人心理状态,通过法律手段严惩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