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wàn lài jù shǔ,其中“籁”指从孔穴中发出的自然声音(如风声、鸟鸣等),“万籁”泛指自然界中所有的声音,“俱”表示“都、全”,“寂”指寂静、无声。整个成语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常用于描绘山林、夜晚等静谧场景。
补充说明:
与“万籁俱寂”的区别
“万籁俱寂”强调“静”的状态,而“万籁俱属”则侧重“归寂”的过程,即所有声音最终都归于安静。例如:
- 万籁俱寂:深夜的山林毫无声响
- 万籁俱属:晨雾散去,鸟鸣声逐渐融入自然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意为万籁都归寂了,只剩下钟磬的余音)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鸦雀无声、万马齐喑、夜深人静等
- 反义词:人声鼎沸、甚嚣尘上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万籁俱属”的含义与用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