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从容”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镇定、优雅和从容不迫的态度。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行为与气质 表示一个人在行动和举止上表现出大方、不卑不亢的气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淡定与涵养。
处事态度
强调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保持冷静、不慌张,展现出从容应对的智慧。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镇定、沉着、淡定、优雅、自在、舒缓 反义词
三、出处与用法
古典文献
- 《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形容人性格宽厚且行为有节制)
- 《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以鱼儿游动自如比喻人的从容状态)
- 《西游记》:“神僧且从容一日。”(形容僧人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现代应用
该词常用于形容人在职场、社交或困境中的表现,如:“他处理问题总是从容不迫,令人钦佩。”或“她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优雅的气质。”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从容”(形容词)的区别:“行止从容”是偏正短语,强调行为与气质的结合;而“从容”单独使用时多指状态(如“时间从容”“神态从容”)。
综上,“行止从容”是对一个人外在行为与内在修养的综合评价,体现为镇定、优雅且富有涵养的处世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