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ù lì,指恭敬严肃地站立,通常用于形容在庄重场合的规范行为。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肃立的核心含义是 恭敬严肃地站着,常通过调整体态(如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来体现庄重感。例如:
全体肃立,唱国歌
众将领因未得命令,依然肃立不动
二、使用场景
礼仪场合:
如奏国歌、升旗仪式、重要会议等,要求参与者以最庄重的姿势表达敬意。
特殊活动:
学校集会、法庭审判等需要强调纪律和肃穆氛围的场合。
三、相关说明
近义词:恭立(侧重恭敬)、立正(侧重军姿)。
反义词:嬉皮笑脸、懒散站立。
四、出处与演变
肃立作为成语,最早见于《新书·容经》,其中描述“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强调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庄重态度。后世逐渐演变为描述集体行为规范的固定表达。
综上,肃立是汉语中表达尊重与庄重的重要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与适用场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