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节的由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设立背景与时间
国际层面
读书节起源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走向阅读社会”倡议,旨在推动全球阅读习惯和文化发展。1995年,该组织正式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World Book Day),以促进阅读、出版及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层面
中国自1981年起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将4月23日作为中国特色的读书节日期,但该日期并非中国本土节日。
二、核心灵感来源
文化融合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战胜恶龙后,公主以书作为礼物赠予他,书象征智慧与力量。这一传说为节日增添了文化内涵,成为全球读书节的重要文化符号。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
该日期同时是莎士比亚(1564-1616)的出生和去世纪念日,以及纳博科夫、德鲁昂等文学家的诞辰,进一步提升了全球文学爱好者的共鸣。
三、其他相关说明
日期选择的象征意义
世界读书日当天,全球书店会悬挂“打开的书+心形”的装饰,象征阅读连接人心。此外,4月23日与多位文学家的诞辰重合,形成“文学节日”的叠加效应。
活动形式
各国通过图书展览、作家见面会、阅读马拉松等活动庆祝,部分国家还会设立“世界读书周”延长活动周期。
综上,读书节的由来是国际文化倡议与本土传说相结合的产物,既承载着推广阅读的使命,又蕴含着文学与历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