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情史主要涉及两段婚姻及与歌女的感情纠葛,现分述如下:
一、正妻:徐文美
婚姻背景 秦观的正妻为徐文美,四川高邮富商之女,因家道中落与秦观结缘。两人婚姻被后世视为“金风玉露”的佳话,但秦观在仕途不顺时对她的感情较少,更多被传为利益联姻。
婚姻生活
两人婚姻生活较为平淡,秦观在贬谪期间(如杭州、郴州)长期与妻子分居,甚至因修道借口分手,后因妻子父亲再婚而复合。
二、与歌女的感情纠葛
长沙遇歌女
元祐九年(1094年)贬谪湖南郴州时,秦观途经长沙,邂逅以唱秦词为生的歌女桃红(又名“桃红”或“巧玉”)。两人情投意合,秦观承诺北归后重逢,后因秦观再次被贬而未能实现。
《鹊桥仙》的创作背景
秦观在郴州期间思念桃红,于1097年七夕作《鹊桥仙·纤云弄巧》,表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该词原为悼念桃红所作,后成为秦观爱情诗的代表作。
后续影响
秦观被流放雷州时,仍念及桃红,途经长沙时听到《减字木兰花》弹唱,方得重逢。两人相恋数月,桃红去世后,秦观悲痛欲绝,于1100年9月17日去世。
三、其他情感经历
年少时期: 20岁(1078年)作《浮山堰赋》,29岁(1094年)因科举落榜后拜苏轼为师,师徒情谊深厚。 侧室朝华
总结
秦观情史以与桃红的爱情故事最为人称道,其词作中大量篇幅倾诉对亡妻的思念,被《宋诗选注》评为“公然走私的爱情”。正妻徐文美则更多与秦观的政治命运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