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字面与语法解析
“觉宇宙之无穷” 通过“天高地迥”的空间描绘,表达出登高远眺时对宇宙浩瀚无垠的直观感受。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类存在局限的思考,凸显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力感。
“兴尽悲来”
指情绪达到极点后自然转向悲哀。此处与“天高地迥”形成情感对比,前半句的壮阔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悲怆感,体现“乐极生悲”的哲学思考。
二、哲学与文学内涵
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融合
该句融合了道家“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与儒家“天人合一”的伦理观。一方面,宇宙的永恒性暗示人事的短暂性(如苏轼《赤壁赋》的呼应);另一方面,通过“有数”的认知,又为人生起伏提供了一种必然性解释。
处世态度的升华
诗句隐含“顺应自然”的处世哲学:既需以豁达心态接受生命短暂,又需在有限时光中追求精神丰盈。这种辩证思维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
此句通过时空对比与情感转折,展现了王勃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洞察,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生命哲理的经典范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