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慷”是一个汉语词语,由“感”和“慷”两个字组成,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情绪激昂 指情感或感觉非常强烈、激昂,常表现为情绪高涨、充满激情的状态。例如:
>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他热泪盈眶,真可谓感慷。
感慨万千
表达因事物变化引发深沉的感触或感叹。例如:
> 回到故乡,物是人非,不禁感慨万分。
二、用法与出处
文学表达: 多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中,抒发现实情感或人生感悟。例如: > 陶渊明《广绝交论》抒发了愤激之情,可谓感慷之作。 成语与固定搭配
慨当以慷:出自曹操《短歌行》,意为“应当以慷慨之心行事,忧思难忘”;
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帮助他人。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激昂、慷慨、慨叹、慨激;
反义词:淡然、平静、漠然。
四、结构分析
词性:形容词(如“感慷之情”)或动词(如“感慷而歌”);
发音:kǎng(第二声)。
综上,“感慷”主要表达情绪激昂与深沉感慨的结合,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