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身养性类
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
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上》]
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滕文公下》]
4.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下》]
二、处世哲学类
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滕文公下》]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告子下》]
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4.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三、道德准则类
1.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上》]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离娄上》]
3.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公孙丑下》]
4. 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努力。 [《孟子·尽心上》]
四、实践智慧类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2.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梁惠王下》]
3.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孟子·梁惠王下》]
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子·公孙丑下》]
这些名言涵盖修身、处世、道德、实践等多方面,可结合个人需求选择引用。建议将名言抄写于卡片或笔记本,置于显眼位置时刻提醒,或定期默读反思以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