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ù jué,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堵塞、断绝 指通过某种手段使通道、关系等完全中断。例如:
- "杜绝漏洞"(指彻底消除系统或管理中的缺陷)
- "杜絶朋党之门"(《鹖冠子·天则》)
彻底制止、禁止
强调通过强制措施阻止不良行为或现象的发生。例如:
- "杜绝贪污腐败"(指通过制度或监督完全遏制腐败行为)
- "杜绝浪费现象"(指通过管理措施彻底停止不合理消耗)
二、用法特点
搭配对象: 多与负面行为(如贪污、浪费、流言等)搭配,也可用于积极事物(如杜绝奢靡之风) 近义词
反义词:纵容、姑息、放任
三、例句参考
政治领域
- "政府出台政策杜绝腐败现象"
- "他坚决杜绝权钱交易"
社会管理
- "学校开展活动杜绝校园暴力"
- "社区加强监管杜绝安全隐患"
自然现象
- "科学家研究方法杜绝实验误差"
四、出处示例
《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绝流语,去无用,杜絶朋党之门"
郭沫若《中国史稿》:"贴出杜绝英国入城的告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杜绝的核心在于"彻底性"和"强制力",既包含物理上的阻断,也包含行为上的禁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