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的校训是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校训源自《礼记·中庸》,原意为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环节实现个人修养至“君子”的境界。
校训内涵解析
博学
强调广泛学习,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是知识积累的基础阶段。
审问
要求对所学知识保持质疑精神,通过提问深化理解,避免盲目接受。
慎思
强调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
明辨
通过辨别是非,筛选真伪,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笃行
倡导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行动践行所学。
校训意义
校训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即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养成品德与能力并重的综合性人才。它不仅指导学术研究,更强调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激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结合。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