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瑶”字的诗句及其用意,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 自然意象类
“瑶瑟怨遥夜,玉门帘卷西风。” 出自《国风·秦风·无衣》,以瑶瑟的哀怨声渲染长夜寂寥,玉门帘卷象征边塞孤寂,表达对故人或美好生活的思念。
“瑶草琪花半已空,洞门寂寂自春风。”
王昌龄《采石江头歌》中,瑶草琪花象征美好事物消逝,洞门寂寂暗示人事变迁,蕴含物是人非的感慨。
二、 美玉意象类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苏轼《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描绘瑶池仙境的静谧与优雅,瑶池指神话中的仙境,体现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以瑶台镜喻月宫,展现神话色彩与对宇宙奥秘的遐想。
三、 情感寄托类
“瑶姬不触麒麟红,金壶潋滟琥珀逍。”
多篇诗词共用此句,瑶姬指神话人物,表达对美好事物被玷污的惋惜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瑶瑟怨遥夜,玉门帘卷西风。”
同样出自《国风·秦风·无衣》,通过乐器与景物的结合,抒发游子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
四、 哲理隐喻类
“层层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苏轼《花影》以瑶台喻高洁品格,表现其超凡脱俗、难以触及的特质。
“欲将心事付瑶琴。”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借瑶琴抒发报国之志,体现艺术与家国情怀的交融。
用意总结:
“瑶”字多用于诗词中比喻美玉、仙境或美好事物,常与自然景物结合营造意境,或寄托情感与哲理。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具象意象引发读者对美好、纯净境界的联想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