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嘲诗,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经典作品,以下为整理后的代表性诗作及作者:
一、中国古代自嘲诗
白居易《喜老自嘲》 “强惜数茎须,惟愁白却渠。朝来都白尽,愁惜两何如。”
以白须为题材,幽默地表达对衰老的无奈。
陆游《闲中自嘲》
“壮岁喜新凶物,老来惜旧年华。病后都卢不问,家人时换瓶花。”
通过对比壮年与老年,感慨时光流逝与功名虚幻。
杨万里《喜老自嘲》
“鹤发童颜虽自喜,秋风萧瑟更堪悲。百年能几日,两鬓已苍苍。”
以鹤发童颜自比,反衬衰老的悲哀。
二、近现代自嘲诗
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以华盖星命理自嘲,展现困境中的豁达。
顾璘《虞美人·自嘲》
“少日功名蹉跌过,老来还将那楚台风采去。堪恨笔端无力,挽颓波。”
老年诗人对功名的反思与无奈。
袁保恒《观弈自嘲》
“行路摇摇似醉人,脑壳摆摆自残身。十七年里无成就,常惹讥讽无自尊。”
以观棋者的视角自嘲自身碌碌无为。
三、其他经典片段
杨万里《过零丁洋》: 虽为抗元诗,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隐含壮士自嘲的悲壮感。 陆游《示儿》
四、自嘲诗的共性
幽默与自省结合:如鲁迅用“横眉冷对千夫指”展现勇气,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奉献。
人生境遇的映射:常通过身体衰老、功名未遂等意象,反映时代背景与个人心境。
以上诗作均通过幽默笔触剖析人生困境,既有对自身缺陷的调侃,也蕴含深刻哲理。如需具体诗文背景或赏析,可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