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白
主持人A: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时。"
主持人B:
"今夜,我们在这明月下欢聚一堂,用诗词传递思念,用歌声共赏秋华。中秋,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是诗意盎然的时刻。"
二、诗词朗诵与歌曲表演环节
经典诗词诵读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主持人提示:每首诗词可搭配古典音乐,营造意境。
歌曲与诗词的交融 - 《望月》
(如《全民K歌》平台表演):以月为背景,抒发思乡情怀。 - 《敖包相会》:
北方民歌代表作,展现草原中秋的豪迈。 - 《花祭》:林黛玉式婉约,表达对逝者的追思。 主持人串词:
"诗词是文字的月亮,歌曲是心灵的月光。当李白遇到《望月》,苏轼遇上《敖包相会》,又该如何演绎呢?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文字的力量!"
三、互动与祝福环节
师生/朋友互动 - 诗词接龙:
每人一句诗词,限时接龙。 - 中秋祝福:现场书写祝福卡片,互赠传递。2. 中秋主题歌曲演唱
- 《但愿人长久》:苏轼原词改编,传递团圆祝福。 - 《我的太阳》:用歌声描绘对故乡的眷恋。 四、结尾总结
主持人A:
"中秋的月,见证了千年的离别与重逢;中秋的诗,铭刻了永恒的思念与祝福。"
主持人B: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带着这份诗意与温暖,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与月同圆。中秋快乐!"
附:诗词与歌曲推荐
诗词:可选用《望月怀远》《中秋月》《水调歌头》等经典篇目。- 歌曲:推荐《望月》《敖包相会》《但愿人长久》,搭配古筝、笛子等乐器更佳。通过诗词与歌曲的结合,既能展现中秋的传统文化,又能传递情感共鸣,适合各类中秋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