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其故事主要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棋的寓言来阐释专注力的重要性。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故事背景
弈秋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棋艺大师,被尊称为“弈圣”。一天,两位学生慕名前来求学,弈秋决定同时教授他们下棋。
二、核心情节
学生甲:专心致志
这位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弈秋的讲解,仔细观察棋局变化,认真思考每一步棋的策略,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学习。结果,他的棋艺进步显著,最终成为一代棋手。
学生乙:心不在焉
另一位学生虽然表面在听讲,但内心却充满杂念:他想象着射大雁、烤肉的美景,甚至联想到战场杀敌。由于心思不集中,他无法理解弈秋的教诲,棋艺始终停滞不前。
三、故事结局
弈秋通过实际对弈验证了两位学生的差异。专心致志的学生布局严谨、攻防有序,而心不在焉的学生则手忙脚乱、毫无还手之力。弈秋语重心长地指出:“下棋虽为小技,但不专心致志则无法掌握。” 这一结论揭示了专注力在技艺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四、成语寓意
“专心致志”指做事时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的状态。孟子通过这个故事强调,即使面对简单的技艺,若缺乏专注力,也难以取得成功。该成语常被用来形容科研、艺术等领域对专注力的要求。
五、相关典故出处
该故事明确记载于《孟子·告子上》,原文为:“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了专注力在技艺提升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弈秋教棋的寓言,“专心致志”不仅成为描述专注力的经典成语,更蕴含了“心无旁骛才能成事”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