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kǔ xīn gū yì,指通过长期刻苦钻研或经营,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具体含义如下:
核心词义解析 - 苦心:
指用心良苦,形容费尽心思、竭尽心力。 - 孤诣:指独特的成就或境界,强调在某领域达到他人无法达到的水平。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清代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这句话强调应关注对前人成果的传承与创新,而非单纯追求独特性。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煞费苦心(强调费尽心思)、惨淡经营(多用于商业或艺术创作的艰苦过程)。 - 反义词
用法示例 - 学术领域:李教授为了研究古文字,苦心孤诣多年,最终破译了多个未解之谜。 - 艺术领域:敦煌壁画艺术家通过数字化技术传承古迹,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技艺的苦心孤诣。
注意:
该成语中的“诣”读作 yì(音同“意”),而非误读为“zhǐ”。例如:“造诣”指学问或技艺的水平,“参诣”则指对学问的深入理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