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月羞花”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女性容貌极美,常与“沉鱼落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 闭月:
指貂蝉拜月时,因美貌使月亮躲入云层,故称“闭月”
- 羞花:指杨贵妃(杨玉环)的容颜让花儿羞愧地低下头,故称“羞花”
引申含义 该成语通过夸张手法,形容美貌到连自然景物(如月亮、花朵)都自惭形秽的程度,常用于赞美女性的倾国倾城之貌。
二、成语出处
最早见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该句通过戏剧语言展现了人物美貌的震撼力。
三、与“沉鱼落雁”的关联
“沉鱼落雁”原指西施浣纱时鱼儿沉入水底、大雁因惊艳而坠落,后与“闭月羞花”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的代称,共同构成对极致美貌的文学表达。
四、使用示例
文学创作:
《红楼梦》中描述林黛玉时曾用“闭月羞花”形容其娇弱美貌
日常语境:赞美女性时可以说“她有闭月羞花之貌”,强调其容貌的出众与令人惊艳的特质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不仅是对女性容貌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美感融为一体。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