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马齿徒增”是一个汉语成语,由《论语·子罕》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谷梁传·僖公二年》中的“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两句合并而成,现多用于表达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成就之间矛盾的感慨。具体含义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马齿徒增”指马的牙齿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以此比喻人的年龄不断增长,但实际成就或智慧却无显著提升。
引申含义
常与“虚度年华”“白白度过”等表述结合使用,表达对时间流逝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自谦。
二、出处与背景
《谷梁传·僖公二年》: 记载晋献公为攻打虢国,以美玉换道,后感叹“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首次出现“马齿加长”表述。 《论语·子罕》
三、用法与情感色彩
用法: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常用于自谦之词,如“年岁已高,马齿徒增”。
情感色彩:中性偏消极,既包含对时光易逝的客观描述,也隐含对个人成就不足的遗憾。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马齿徒长、虚度光阴、白驹过隙。
反义词:功成名就、建功立业、大器晚成。
五、例句
1. 柳亚子《赠少屏》诗:“鹏飞未遂冲霄志,马齿徒增歧路悲。”(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
2. 梁实秋《年龄》:“人年纪大了常自谦为马齿徒增。”(典型自谦用法)
综上,该成语通过自然现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浓缩了古人对时间与成就关系的哲学思考,至今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