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送别》是经典词作,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人生无常与离别之痛。以下是全词逐句解析: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重复段落略)
注释:
长亭:古代送别场所,象征离别;
古道:荒凉的旅途,强化漂泊感;
芳草碧连天:以青草蔓延至天际,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
晚风拂柳:通过“柳”谐音“留”,隐含不舍;
笛声残:断续的笛音,烘托孤寂氛围;
夕阳山外山:以日落意象,隐喻人生短暂;
知交半零落:指朋友分散各地,或隐喻生命无常;
一壶浊酒尽余欢:借酒消愁,但欢乐终被离别痛苦取代;
今宵别梦寒:以梦境寒冷,强化离别后的孤寂感。
二、结构与意境
写景铺垫 (前两段) 通过“长亭”“古道”“芳草”等意象,构建出凄凉的送别场景,奠定全词基调。 - “晚风拂柳笛声残”:
晚风与笛声的结合,营造出物是人非的怅惘感。
情感升华(中间段落)
由具体场景升华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知交半零落”暗示世事变迁,“夕阳山外山”强化生命轮回的哲思。 - “一壶浊酒尽余欢”: 借酒暂避痛苦,但“尽余欢”暗示欢乐的短暂。时空交错
(重复段落)
通过重复前两段并加入“今宵别梦寒”,将现实与梦境结合,深化离别的痛苦。 - “问君此去几时来”: 直接表达对重逢的渴望,反衬离别的无奈。 三、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以“长亭”“古道”象征人生旅途,以“夕阳”隐喻时光流逝;
情感共鸣:通过“今宵别梦寒”等句,引发读者对离别的普遍体验;
禅意内涵:隐含“看破红尘”的觉悟,如“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的哲理性。
四、历史背景
此词作于李叔同弃世出家前,可能与其人生经历相关,如与友人的离别或对往事的释然。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经典之作,其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成为表达离别情感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