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出自南宋陈俊卿的《答高宗》,是他在殿试中回答高宗关于黄公度“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之问的回应。
具体背景
时间与人物 该句出自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14位莆田学子(含陈俊卿)在黄公度、陆游等人的带领下赴京赶考,最终14人中14人中进士,其中陈俊卿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闻名。
诗句含义
- 字面: 土地贫瘠处宜栽松柏,家境贫寒者当以读书改变命运。 - 深层
历史影响 - 该句成为莆田学子的座右铭,激励了无数寒门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 与黄公度的诗句“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并称“莆田二宝”,共同构成莆田文化符号。
文化意义
精神象征:
松柏象征坚韧品格,与莆田人“玉湖陈氏”传承的忠义精神相契合。
历史见证:反映了南宋时期福建兴化地区重视教育、崇尚功学的社会氛围。
综上,该句不仅是个人励志格言,更是莆田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