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核心观点包括: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文化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其核心观点包括:
剩余价值的概念: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资本积累与剥削机制:
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
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剩余价值生产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经济理论依据,指出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根源。
三、两者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为剩余价值学说提供了哲学基础,使其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剩余价值学说则通过经济分析验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两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综上,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它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