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59

在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吟咏中,我最喜欢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前庭》:

原文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赏析

意象与意境:

诗以幽兰自比,展现其“含薰待清风”的谦逊姿态,隐喻君子等待知音的品格。清风象征高洁的品德,当清风来临,幽兰方显独特,与萧艾(杂草)形成鲜明对比。

哲理与隐喻:

后两句“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蕴含人生哲理,暗示在人生道路中虽会迷失方向,但只要保持本心,仍可能找到归途。而“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则提醒人知音难觅,应及时珍惜。

艺术特色:

陶渊明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兰花,却能引发深远的思考,体现了其“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与兰花“不求闻达只烟霞”的品格高度契合。

其他推荐

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通过“众草共芜没”的对比,突出兰花的孤高与幽独,展现其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 郑燮《高山幽兰》:以“千古幽贞”形容兰花,体现其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精神。这些作品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兰花作为“花中君子”的文化内涵,而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前庭》因兼具意象美与哲理性,成为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