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茂密高大的竹林,常被用来形容幽雅秀丽的自然景观。具体解析如下:
字面含义 - 茂林:
指繁茂的树林,强调树木密集、生机勃勃的景象。 - 修竹:指修长挺拔的竹子,突出竹子的形态美。 - 互文:该词采用互文手法,不可拆解为“茂密的树林”和“高大的竹林”,而是整体描绘竹林的繁茂与挺拔。
文学运用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首次使用该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用以描绘兰亭周边的自然环境,后成为描写江南山水画的经典范式。 唐代杨炯在《为薛令祭刘少监文》中也曾引用:“茂林修竹,每协于高情”,表达对自然景色的陶醉。
引申意义
除自然景观外,“茂林修竹”还常被借喻为人才济济、学问渊博的场所,如“学府有茂林修竹,必是书香门第”。
综上,该词通过“互文”手法,将“林”与“竹”结合,形成意境深远的表达,既描绘自然之美,又蕴含哲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