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含“口”和“人”字的成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常见成语分类
描述言语行为 - 贻人口实:
因言行不慎,给他人留下把柄
- 授人口实:故意给人提供虚假信息或把柄
- 血口喷人:恶毒污蔑他人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像瀑布倾泻
- 口蜜腹剑:表面和善,内心阴险毒辣
形容言论影响 - 脍炙人口:
诗文等被众人传颂,比喻广受赞誉
- 出口伤人:言语冒犯他人,损害尊严
- 流脍人口:与“脍炙人口”同义,强调广泛传播
其他特殊表达 - 杀口灭口:
为隐瞒真相而杀害证人
- 金人缄口:铜制人像封口不语,比喻谨言慎行
- 三缄其口:原指金人闭口,后喻严守秘密
二、成语出处与故事示例
脍炙人口出自唐代王定宝《唐摭言》,如杜甫诗句“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被赞为“脍炙人口”
血口喷人的典故涉及古代冤案,形容恶毒中伤
闭口不谈(虽不含“人”字,但包含“口”字)形容沉默寡言,如“他性格内向,闭口不谈”
三、易混淆成语辨析
流脍人口与 脍炙人口为近义词,但“流”强调传播之广,后者更侧重作品本身的美感
口是心非与 口蜜腹剑均含“口”字,但前者指言行不一致,后者强调虚伪善意
以上成语覆盖了“口”与“人”结合的多种语义场景,可根据具体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