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素养"评价表的家长意见撰写,可参考以下结构与建议:
一、品德与价值观
道德品质 - 孩子是否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否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 举例: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关心他人需求等具体事例。
价值观与责任感
- 是否具备正确价值观,能否坚守原则,处理问题时是否理性。
- 例如: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
二、行为规范与自律性
自我管理
- 学习自觉性是否提高,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并制定计划。
- 例如:每天按时作息、主动预习复习等习惯。
情绪控制与沟通能力
- 情绪是否稳定,能否有效控制冲动行为,与同学相处是否友善。
- 举例:遇到矛盾时主动沟通、耐心倾听他人意见。
三、社会实践与团队协作
集体意识
- 是否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能否为集体利益着想。
- 例如:主动组织班级游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等。
合作能力
- 在团队项目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是否善于与他人协作。
- 举例: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工明确。
四、改进建议
针对孩子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学习方面: 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减少粗心大意的情况,扩大阅读范围。 性格培养
示例评语
"本学期,[孩子姓名]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突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展现了较强的集体意识。学习上自觉性有所提高,阅读量增加且进步显著。希望未来能更注重细节管理,培养耐心,相信会在新学期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以上结构,既能全面反映孩子在思想品德与行为素养方面的表现,又能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促进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