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者,以下是其主要资料整理:
一、基本信息
字:璱人,号定盦(后更名易简、伯定、巩祚,号定庵)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出生于杭州,祖籍浙江杭州
家庭背景:出身官宦学者家庭,祖父龚禔身曾任内阁中书,父亲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
逝世:1841年9月26日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二、仕途与成就
官职经历 - 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职,但改革建议常遭阻挠
- 道光十九年(1839)辞官南归,次年去世于江苏丹阳
政治主张
- 主张革除弊政,支持林则徐禁烟,提出“更法”“改图”主张,揭露清廷腐朽
- 倡导平均田制,主张加强新疆管理
学术贡献
- 拟作《西域置行省议》,提出近代化治理新疆方案
- 与林则徐、魏源等同倡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清代中后期改革
三、文学成就
诗词: 近800首,以《己亥杂诗》闻名,共315首,包含《九州生气恃风雷》《病梅馆记》等名篇 散文
影响:被柳亚子评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开创“龚派”文学风格
四、社会评价
被视为近代文学开山人物,启蒙思想家,主张抵抗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其诗文深刻揭露封建末世危机,反映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爱国情怀
五、著作与遗存
主要作品《定盦文集》收录300余篇文章,诗词近800首
《己亥杂诗》现存315首,收录于《龚自珍全集》
以上资料综合自权威百科、传记及文学研究著作,涵盖其生平和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