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劝学篇是古代经典文献,通过韵文形式汇集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以下是劝学篇的全文及详细解释:
一、核心劝学思想
珍惜青春时光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以枯木春回比喻人生短暂,青春一去不可复返,劝勉人珍惜年少时的努力。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学不可以已。”(荀子原句)
强调学习是终身的必修课,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二、具体劝诫内容
品德修养与学习的关系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通过自然现象说明后天学习能超越先天条件,人可通过努力超越局限。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以木工技艺比喻人需通过学习矫正性格,培养品德。
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强调亲身体验的重要性,仅靠书本知识难以真正理解世界。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倡导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知识需通过行动验证。
学习方法与态度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雕刻比喻坚持的力量,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 “一日不练,十日空。”
通过反面例子说明懒惰的后果,激励人养成勤奋习惯。
三、哲理延伸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说明借助工具可弥补自身不足,但真正的进步需依靠内在努力。-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倡导善于利用外部资源,提升自身能力。- “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
指学习具体知识有阶段性,但追求真理需贯穿始终。
四、总结
劝学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劝导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坚守品德,并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其核心思想至今仍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被历代奉为修身养性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