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不闭户”的造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历史典故类
1. 唐朝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们常常夜不闭户。
2. 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诚盛世之象。”。
二、社会现象类
1.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治安显著改善,许多城市和乡村实现夜不闭户。
2. 该地通过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理目标。
三、人物品质类
1. 廉官廉明,政通人和,故能夜不闭户寝自安。
2. 郑板桥诗云:“千村万户皆耕者,独向篮中取桃子。夜不闭户鸡犬闻,道不拾遗世所稀。”。
四、对比反思类
1.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但需警惕“夜不闭户”成为道德真空。
2. 通过教育引导,部分社区重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风气。
注:该成语常与“路不拾遗”连用,构成完整表述,如“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强调社会秩序井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