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碗碗腔是什么意思?

59

碗碗腔是中国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具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定义

名称由来

因表演时使用小铜碗击节和皮影灯(灯碗)而得名“灯碗腔”;另因主奏乐器阮咸(月琴旧称)而称“阮儿腔”。

艺术分类

属于板腔体结构的戏曲剧种,融合了皮影戏、说唱艺术及老腔等元素。

二、历史与地理

发源地:

起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同州、朝邑)一带。

发展历程:清初已形成成熟体系,1956年正式搬上舞台,成为关中地区代表性剧种。

流行范围:主要流行于陕西西安、渭南、大荔等地,山西晋南及吕梁、孝义等地也有传承。

三、音乐与表演特色

音乐风格

以细腻、幽雅著称,旋律悠扬轻盈,音律严谨,具有抒情性和感染力。

表演形式

采用“碗碗击节+月琴伴奏+其他乐器”的组合,通过敲击小铜碗控制节奏。

艺术特色

在老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独特唱腔,关中东府称其为“时腔”。

四、文化价值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陕西文化的重要代表。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注意:

山西省孝义市虽也有同名戏剧,但属于独立剧种“孝义碗碗腔”,与陕西碗碗腔在艺术特征和流传区域上有明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