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十不准”是保障电气安全的重要规范,综合多部门发布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基础操作规范
无证操作:
电气操作需由持证电工完成,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装拆、修理设备。
私拉乱接:
禁止私设电网、乱接线路,需按规范布线。
带电作业禁忌:
禁止带电移动设备、赤脚作业或使用绝缘损坏的电器,需穿戴防护装备。
二、设备维护要求
禁止使用损坏设备:
不得使用绝缘损坏、过载或老化的电线、插座和电器。
规范熔丝更换:
熔丝熔断后需更换容量匹配的熔丝,不得随意调换。
安全标识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移动或拆除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设施。
三、作业环境规范
线路安全要求:
避免使用“三危线路”(拦腰线、地爬线、碰头线),确保线路对地距离符合标准。
防火安全措施:
电器旁不得放置易燃物品,避免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防潮防湿管理:
电器需远离水源和潮湿环境,防止漏电事故。
四、管理规范要求
规范操作流程:
停电时先拉分开关再总开关,送电时顺序相反;约时停送电需履行审批手续。
补充说明:
所有电气操作前需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识。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发现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警。
这些规范适用于企业生产、施工、维修等场景,违反规定可能导致触电、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需严格执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