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示年龄的古语,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0-1岁
襁褓:特指婴儿期
初度/赤子:均指婴儿
二、1-3岁
孩提:2-3岁
三、3-7岁
幼学之年:10岁以下
髫年:女孩7岁
四、7-8岁
龆龀(龆年):男孩换牙期,约7-8岁
五、8-13岁
总角:8-13岁少年
六、13-15岁
舞勺之年:男孩开始学习乐舞“勺”的年龄
七、15-20岁
舞象之年:男孩学习武舞的年龄
八、20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礼
九、30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确立人生方向
十、40岁
不惑:四十岁明辨是非
十一、50岁
知命:五十岁理解天命
十二、60岁
花甲:六十岁甲子循环开始
十三、70岁
古稀:七十岁
十四、80岁
耄耋:八九十岁
十五、90岁
期颐:一百岁
补充说明:
1. 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十五岁称“及笄之年”
2. 词语来源多与生理特征相关,如“黄口”喻幼儿,“豆蔻”取自杜牧诗句
3. 部分词语存在地域性差异,如“总角”在部分文献中特指10-12岁
以上分类综合了《礼记》《淮南子》等经典文献及后世文学作品中的表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