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古诗,常以劝学、读书乐趣、时间流逝等为主题,以下为精选诗句及解析:
一、劝学励志类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以时间对比强调年轻时勤奋的重要性,被后世广为传诵。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二、读书乐趣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池塘比喻心境,形象表达知识更新的重要性。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融合自然与读书,展现隐士生活与求知的和谐。
三、时间感慨类
《长歌行》- 曹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通过四季更迭比喻人生短暂,劝勉及时进取。
《明日歌》- 钱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以反问形式批判拖延,成为激励勤勉的经典之作。
四、其他经典
《白鹿洞诗》- 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简洁而深刻地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力学如力耕》- 刘过
“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用农耕比喻学习,强调积累的力量。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读书的意义,既有对时光易逝的警醒,也有对知识力量的赞颂,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读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