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其性格特点与主要事迹如下:
一、性格特点
足智多谋与战略远见
例如空城计中,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他以“城门大开、抚琴饮酒”的姿态稳住军心,待赵云回援时再反击,展现其超凡的军事智慧。 又如七擒孟获,通过七次擒获与释放,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平定南中地区。
忠诚与责任感
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仍勤勉辅佐刘禅,前后五次北伐中原,直至病逝五丈原。 《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成为其忠诚的象征。
谨慎与勤勉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局势,刘备三顾茅庐后仍反复推辞,后因刘琦逼迫才出山。 作为丞相,他事必躬亲,大小政事亲自动手,蜀国法律制度亦因他而清明。
清廉与自律
诸葛亮生活节俭,家产仅800铢,俸禄外不取私财,遗嘱中要求“不使内有余帛”,其子女亦以俭朴为荣。 他严格执法,赏罚分明,甚至宽恕犯法亲信,形成廉政政治氛围。
二、主要事迹
空城计
西城失守后,诸葛亮以智慧化解危机,展现其临危不惧的军事才能。
七擒孟获
通过七次擒获与释放,平定南中,推广汉族文化至缅甸,巩固蜀汉疆域。
北伐中原
共发动五次北伐,其中真正攻占祁山两次,但因街亭失守等失误屡次退回,最终因病去世。
政治改革
推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改革法律制度,主张“法不阿贵”,营造清明政治环境。
文化贡献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改造连弩为诸葛连弩;创作《出师表》《诫子书》等传世文献。
三、历史评价
诸葛亮被司马懿称为“天下奇才”,历代兵家亦推崇其兵法造诣。其人格融合儒、法、道观思想,既具备战略家视野,又兼具政治家品德,成为后世忠臣与智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