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jiá rán ér zhǐ,其中“戛”为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意义 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声音(如音乐、说话等)因外界干扰或内在逻辑突然停止,强调“突然性”和“无过渡性”。
引申含义
除声音外,也可用于形容其他事物(如活动、进程等)的突然中断,例如“会议进行到关键时刻戛然而止”。
二、出处与背景
古典文献: 最早见于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原文为“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用以形容文章行文节奏的突变。 文学作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中道而止(中途停止)
如丘而止(遇到山丘就停止)
反义词:
滔滔不绝(连续不断)
络绎不绝(人或事物连续不断)
四、用法示例
声音类:
- 音乐演奏中突然中断:“乐曲进行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 自然现象:
- “雷声滚滚,却戛然而止,随后乌云散去。”
行为类:
- 会议中断:“报告进行到一半,因突发情况戛然而止。”
- 活动终止:“演出因设备故障戛然而止,观众惋惜不已。”
五、语法功能
词性:主谓式成语,可作状语,用于修饰动词或整个句子,例如:“他话锋一转,话题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戛然而止”是一个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