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和“名至实归”是两个常用成语,常被误认为意思相同,但实际存在明显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差异
实至名归 指通过实际的成就、学识或业绩自然获得相应的声誉或名望。 - 例如:他多年潜心科研,获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 逻辑关系: 成就→声誉
(成就在前,声誉在后)。
名至实归
指凭借已有的名声或地位获得相应的回报或实际利益。 - 例如:他虽未获官方表彰,但行业公认的权威地位名至实归。 - 逻辑关系: 名声→回报(名声在前,回报在后)。
二、对“实”的不同理解
实至名归中的“实”指 实际成就或水平,是获得声誉的客观依据。- 名至实归中的“实”指 因名声而带来的实际利益或补偿,是名声的延伸结果。
三、使用场景区分
实至名归多用于褒义语境,强调“功到自然”的客观评价。 例:他的努力终于得到认可,实至名归。- 名至实归也可用于褒义,但更侧重“名望转化为实际利益”的结果。 例:她凭借学术成就获得高额奖金,名至实归。- 名至实归较少见,且易与“名不副实”混淆,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
四、词典收录差异
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均收录“实至名归”,但“名至实归”鲜见收录,进一步印证了两者含义不同。
总结:
两者核心差异在于因果关系倒置,“实至名归”是“成就带来声誉”,“名至实归”是“名声带来回报”。使用时应根据语境选择准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