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hèn kěi,本义指声音极大,能使耳聋的人听见,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详细解析:
字义解析 - 聩:
本义为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 振:本义为振动,引申为启发、唤醒。
成语含义 通过巨大的声响唤醒耳聋者,比喻用有力的语言或行动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真理。
用法示例
- 他的演讲振聋发聩,指出了公司管理的核心问题。
- 这篇文章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唤醒了公众对环保的重视。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醍醐灌顶、开蒙振聩、磨昬抉聩。 - 反义词
结构与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现多用于形容具有警醒意义的言论或行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振聩”不仅是一个描述声音的成语,更蕴含了通过语言或行动唤醒人心的深刻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