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河壮阔类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磅礴气势描绘泰山雄伟景象,成为山水诗的典范。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通过空灵意境展现秋日山林的静谧与深邃。
李白《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夸张手法表现四川山川的险峻与神秘。
王昌龄《送柴侍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以江天一色表现山河的辽阔与永恒。
二、自然景观类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美人,展现其变幻莫测的湖光山色。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乱用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细腻描绘西湖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李贺《致酒行》
“雄鸡一唱天下白。”以雄鸡报晓象征山河的觉醒与希望。
三、边塞风光类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宏大视角展现北方河山的壮阔。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边塞风光抒发爱国情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奇思妙笔描绘西北雪景的壮美。
四、山水交融类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通过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王羲之《兰亭集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虽为序文,但已奠定山水诗的抒情基调。
五、其他经典
屈原《国殇》: 以悲壮笔触歌颂楚国山河与爱国精神。 纳兰性德《浣溪沙》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多样魅力,既有宏观的地理景观,也有细腻的生态体验,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山水美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