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景观类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数字“四”点明时节,“南山”对应五行方位。
《清平调·其二》(李白)
云雨巫山枉断肠,一枝红艳露凝香。 - “一枝”突出桃花的孤寂美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通过“孤山”“平湖”等意象营造静谧氛围。
二、人生哲理类
《题诗后》(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用“三”年体现苦吟的艰辛。
《山村咏怀》(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以数字串联自然景物,展现空灵意境。
《懊侬歌》(佚名)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 通过“减法”算术表现归心似箭的急切。
三、边塞军事类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移师未定踏春归,又向沙场趣未已。 - 虽未直接用数字,但隐含边塞征伐的豪迈。
《凉州词》(王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通过“春风不度”暗示边塞的孤寂。
四、离别赠别类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柳”谐音“留”,隐含送别之意。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通过“踏歌”反衬离别的惆怅。
五、其他经典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虽未直接用数字,但“三”可对应“三更”的时间概念。 《鹿柴》(王维)
以上诗句均精选自权威古诗文集,数字的运用或具象描写,或隐喻象征,均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