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丧气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适合二年级学生理解。以下是具体解释:
一、基本含义
垂头:
指耷拉着脑袋,表示情绪低落时的体态特征;
丧气:
形容神情沮丧、失去活力的样子;
整体含义:
因失败、挫折或不如意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状态。
二、出处
最早出自唐代韩愈的《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原文为“主人于是垂头丧气,扼腕称谢”)。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灰心丧气(侧重长期意志消沉)、无精打采(侧重精神不振);
反义词:趾高气昂(意气风发)、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四、用法示例
描写情绪低落:
考试没考好时,他垂头丧气地趴在桌子上;
描写身体状态:
病愈后,他仍垂头丧气地不愿出门;
劝慰他人:
失败并不可怕,不要垂头丧气,要重新振作。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因意外挫折或长期困境导致的情绪状态,如考试失利、工作受挫等场景。写作时可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他垂头丧气地走进教室”。
通过以上解释和示例,二年级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该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