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核心歇后语
1. 铁公鸡——一毛不拔
形容极端吝啬的人,现多用于贬义。
2. 铁公鸡身上拔毛——莫想
比喻做事不可能或毫无希望。
二、扩展歇后语
1. 铁公鸡下蛋——异想天开
指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 铁公鸡请客——一毛不拔
形容极度小气,连请客都舍不得花钱。
3. 铁公鸡开口——二话不说
极端吝啬到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
4. 铁公鸡变凤凰——异想天开
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其他带“鸡”字的歇后语
1. 咸鸡蛋——老腌哪(谐音梗)
2. 报晓的公鸡——叫得早
3. 德州扒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4. 膝盖上放鸡蛋——不牢靠
5. 笼里捉鸡——十拿九稳
6. 蚱蜢碰上鸡——在劫难逃
7. 炸蠕斗公鸡——玩命
8. 铁公鸡请客——一毛不拔
9. 铁公鸡身上拔毛——莫想
10. 铁公鸡下蛋——没指望。
四、典故补充
“铁公鸡”一词源于《燕丹子》中荆轲的故事,原指其性格刚毅,后演变为形容极端吝啬。另一则故事讲述济南一富翁因小气被冠以“铁公鸡”外号,其妻暗中将家财盗走,进一步阐释了该歇后语的贬义内涵。
注:部分歇后语存在多义性,如“铁公鸡开口”在特定语境下可表示爽快,但常用作贬义比喻。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