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故事的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曹操相关
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 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4. 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5.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二、刘备相关
1.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 刘备编草鞋——内行
3. 刘备哭出江山——比喻来之不易
三、孙权相关
1. 孙权借荆州——有借无还(反义歇后语)
四、诸葛亮相关
1.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疑兵计(含“有借无还”)
2.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讽刺虚伪)
3. 诸葛亮空城计——不得已(绝境之举)
4.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5.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五、关羽相关
1.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2. 关羽斗李逵——大刀阔斧(跨时代典故)
3.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六、张飞相关
1.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3.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七、周瑜相关
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苦肉计)
2.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3. 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八、其他经典
1.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注:部分歇后语存在多种说法,如“诸葛亮借箭”既可指“有借无还”,也可强调“有把握”,具体需结合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