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信”出自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该章节中,老子通过这一命题阐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强调轻易许诺者往往缺乏信用,而真正的智者会谨慎对待承诺。
具体分析:
出处与原文 该句完整表述为:“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核心思想
- “轻诺必寡信”: 指不慎重考虑就轻易许下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 “多易必多难”
现实意义
这一思想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交往具有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在承诺前应充分评估能力与责任,避免因轻率言行导致信任危机。
综上,“轻诺必寡信”的作者为老子,其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中注重实际、顺应自然的原则。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