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毛狗签名网—你的签名好帮手

曹操求贤若渴的典型事例

59

曹操求贤若渴的事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赤足迎贤的典故

曹操因极度渴望招揽人才,曾赤足迎聘许攸。官渡之战中,许攸率降后,曹操连鞋未穿即急切相迎,展现了其礼贤下士的决心。这一行为成为后世“求贤若渴”的典型象征。

二、发布三篇求贤令

建安十五年《求贤令》

提出“唯才是举”原则,打破门第限制,广纳“被褐怀玉”之士,如郭嘉、荀彧等谋士,以及张辽、许褚等武将。

建安十九年《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强调“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主张不因短处弃用人才,如陈平、苏秦等虽品行不端但具备治国才能。

建安二十二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极端突破传统道德约束,允许“不仁不孝”者若具治国用兵之术即可被重用,如关羽、于禁等。

三、厚待争议人才

关羽:

俘虏后封汉寿亭侯,赠金银美女,尊重其忠义。

郭嘉:品行不检点却赏识其谋略,成为核心谋士。

于禁:出身低微但军事才能出众,被提拔为名将。

四、以诗表志《短歌行》

通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表达“一饭三吐哺”的谦逊态度,强调“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

五、实战中的慧眼识才

官渡之战中采纳许攸奇袭乌巢的计策,以及后期重用荀彧、郭嘉等谋士,均体现其灵活用人、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