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父母的诗及其译文,综合整理如下:
一、《游子吟》——唐代孟郊
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裳。临行前,她密密地缝缀衣襟,唯恐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如春晖般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通过“寸草心”与“三春晖”的比喻,凸显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子女对母爱的愧疚与感激。
二、《蓼莪》——先秦佚名
原诗: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不是莪蒿而是散蒿。可怜我的爹娘,抚养我如此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不是莪蒿而是蔚草。可怜我的爹娘,抚养我如此劳累!
赏析:以莪蒿与蔚草的对比,抒发对父母生育之恩的哀思,情感质朴而深沉。
三、《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原诗: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母亲给予的恩情无法报答,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赏析:直白而沉痛地表达对母爱的感激,蕴含人生哲理。
四、《短歌行》——唐代王建
原诗: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译文:世人只知子女是父母的珍宝,却不知子女使父母过早衰老。
赏析:从反差角度歌颂父母之恩,蕴含生命轮回的感慨。
注:《临别赠从兄之京都作四十韵》中“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虽为杜甫诗句,但搜索结果中未提供完整译文,此处仅标注出处。
以上诗句均围绕感恩父母展开,或直抒寸心,或借物寄情,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