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地裂,海枯石烂”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两种极端情况:自然现象的剧烈变化或人类情感的永恒不变。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自然现象的比喻意义
形容剧烈变化 指山岳崩塌、大地开裂或海水干涸、石头腐烂等极端自然现象,常用于描绘地震、灾难等场景。例如:
> 地震发生时,山崩地裂的景象令人震撼。
象征永恒与变迁
通过“海枯石烂”这一反常现象,强调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和时间的漫长。例如:
> 他们的情感如同海枯石烂,经历了无数风雨仍坚如磐石。
二、人文情感的延伸含义
爱情与信念的象征
常与“天长地久”连用,表达对爱情、友情或理想的执着追求。例如:
> 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情誓言“海枯石烂,此恨难消”;
> 他们约定“除非海枯石烂,否则绝不分离”。
誓言与盟约的强化
多用于盟誓场景,以夸张手法强调承诺的不可动摇。例如:
> 两国结盟时宣称“海枯石烂,矢志不渝”。
三、使用注意事项
情感表达: 多用于正面情感(如爱情、信念),但也可用于负面场景(如灾难)以突出破坏性。 文学与现实
综上,该成语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兼具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